男性,女性,女人,疾病,男人

提問: 為什么女人的壽命普遍比男人長? 問題補充: 医师解答: 女人比較長壽的秘密是什么呢?有的人想當然:“八成是天生如此吧!”有的人為男性叫屈:“男人成天辛苦地在外面打拼,壓力自然比女人大多了。”事實上,這個問題目前尚無定論,但根據科學家的研究,顯然生理、心理因素,還有兩性在行為模式、社會互動上的差異,都不容忽視。 長壽的秘密藏在染色體中 男人和女人有一項明顯的差異:決定性別的染色體不同。無論男女,都有23對染色體,也都由其中一對染色體來決定性別,女性的性染色體是XX,而男性是XY。男女在性染色體上的差異,會影響到某些疾病的發生率。 1986年,史丹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,X染色體上有一個基因在DNA修復上扮演了關鍵角色。假如男性在這個基因上有了缺陷,身體修復基因病變的能力就會受損。而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發生的病變日積月累之下,就可能加速老化和引起疾病。女性由于有兩個X染色體,因此比男性多了一重保障。例如,具有會引起肌肉萎縮癥或血友病的遺傳病變使其中一個X染色體上的基因形成缺陷,那么另一個X染色體便可以立刻上場候補。相反的,男性X染色體出現缺陷,就無可避免地發生疾病了。 又是荷爾蒙作崇 專家也懷疑,男女在壽命和死因上的差異,可能至少有一部分和性荷爾蒙(男性荷爾蒙睪固酮和女性荷爾蒙動情激素)有關。 許多證據顯示,睪固酮會令男性沖動、易怒,攻擊性和活動力增強。由于從青春期開始,男性荷爾蒙分泌增多,有些科學家稱這段時期男性死亡率增高為“睪固酮中毒”。步入中年后,睪固酮還會增加血液中“壞的膽固醇”(低密度脂蛋白),減少“好的膽固醇”(高密度脂蛋白),提高男人得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。相反的,女性荷爾蒙動情激素卻為停經前的婦女提供了保護作用,降低年輕女性罹患心臟病和骨質疏松癥的風險。近來,醫學研究也顯示,動情激素或許能預防老人癡呆癥等腦部疾病。 懂得和疾病相處 “女性活得比男性久,不一定代表女性比男性健康。有可能是女性比較懂得和疾病共處罷了。”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佩爾和佛雷茲在《科學的美國人》雜志上指出。 換句話說,面對疾病時,女性可能有較強的韌性。的確,女性不見得比男性少病痛。據2000年的一項老人狀況調查顯示,65歲以上女性人口中,健康不太好、罹患慢性病者占58%,高于男性的53.8%。而年老女性每三個月看病5.4次,也高于男性的4.6次。 另外,男性多半很容易緊張,表面雖然看似堅強,但從他們總需要配偶陪伴,治療的問題和事物也支使太太去詢問辦理的行為看來,依賴的心理十分明顯。反之,女性則顯得堅強。 在抗癌的意念上,男性較悲觀,對癌癥多半不愿正面接受,在療程中容易退縮,不能忍耐長期病痛,他們的想法不外乎是:“我人生的漂亮仗已經打完,還要做什么拼斗呢?”至于女性的意念則趨向于:“家庭還要我支撐,孩子需要我,我要活下去!”態度較積極,忍受苦難的韌性和毅力也強得多。 男人與女人的愛好不同 大多數疾病其實都是先天和后天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。換句話就,即使你先天比較容易得某種疾病,只要注意控制周圍環境和自己行為,就不一定會生病。因此,生活方式和健康習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 美國的老人醫學專家克羅斯在《為什么女人活得比男人久?》一書中比較了男性與女性在健康行為上的種種不同。她指出,男人從小就學著表現男子氣概,不輕易示弱,能夠忍受痛苦和不適的男人往往備受贊揚;而女人卻比較注意身體發出的警訊與預防疾病,也比較愿意向外尋求協助。男人喜歡冒險,女人則很少從事有害健康或冒險的活動,例如男人比較常開車,也比較喜歡開快車,因此發生交通意外的機會也比較大。此外,男性從事危險工作的比例也比女性高。 而女人多半希望自己身體苗條,男人卻很在意自己夠不夠高大。在愛美心理驅使下,幾乎所有的女性都比較注意飲食習慣及運動。 美國有關飲食的研究顯示,男人吃的肉類、脂肪、乳制品、蛋和高熱量的食物多半比女人多,而女人則吃比較多的蔬菜、水果、谷類和低熱量飲食。男人吃東西比較狼吞虎咽,女人則比較注意儀態,細嚼慢咽。 男人追求獨立 女人重視親密 克羅斯指出,“許多事業有成的男性都非常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,他們可以容忍別人的情緒,卻總是拒絕承認自己有時候也需要表達個人的感情。” 男人傾向于追求獨立,女人傾向于追求親密。男人面臨壓力的時候,很少和朋友討論自己的問題和困擾,他們一心只想解決問題,其他一切都暫時拋諸腦后;而女人覺得沮喪的時候,通常會找個知心好友,把所有的壓力和不快,一股腦吐出來,換來內心的輕松感。 醫學研究已經證實,壓抑情緒很容易帶來疾病。美國加州大學的心理學家坦莫沙研究癌癥病人的情緒表達方式,發現面對疾病時,沒有辦法發泄負面情緒(悲傷、沮喪、恐懼)的病人,比起能夠自由表達情緒的病人,腫瘤增長速度較快,也比較容易復發。史丹佛醫學院的史必葛教授評估正在接受乳癌治療的女病人,進行團體治療的效果。結果發現,每星期聚會討論的病人,在治療過程中比較不覺得痛苦,平均存活時間也是沒有團體支持的病人的兩倍。史必葛推論,身處于群體中的人比較傾向于接受醫療,遵照醫師的指示運動等。因此,健康的人可能就是能從群體中得到慰藉,能向他人敞開胸懷,以消除壓力的人。 盡管女人平均壽命比男人長,但就個體而言,這不是絕對的。所以,與其把焦點放在長壽的性別差異上,還不如認清影響健康和壽命的關鍵要素。能夠彈性應對環境的變化,在每個人生的轉折點都具備重新出發的韌性,從年輕時代就培養親密關系以及強烈的社會參與感,才是活得健康快樂的秘訣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zdd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