抑郁,心理,患者,自己的,也是

提問: 我父親的病是否屬于抑郁癥?怎樣治療? 問題補充: 我父親今年63歲,三年前,性格隨和、平易近人的他得了抑郁癥。由于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,使父親的病愈加厲害,我們也感到他一定有難言的心路歷程,但是家里的子女都很孝順,也沒讓他操心,經過引導與勸慰,他總是否認。     他的特點是焦慮 ,不愿與人交流、天天嗜睡的(我看過一些抑郁癥的相關資料,主要特征是失眠,而父親是嗜睡,不愿起床)、懷疑自己身體有病、飯量變小、不愿意活動、不愿意出門。現在在醫院治療,可2個多月,沒有任何進展,愈發依賴醫生,只要醫生一離開,他就焦慮。     父愛如山,做為子女,我們心中非常難過。不管付出任何代價,都想挽回曾經隨和、平易近人的父親。     我的家鄉在河南,請教在此病癥方面的專家及朋友,能否提供相關醫療機構及心理咨詢機構,不勝感激。2008-05-23 19:16 爺爺、奶奶三年前相繼去世,對他有一定的打擊,另外父親退休后曾期望干一番事業,后由于某種原因,這個愿望沒有實現。這也許是他的癥結所在。 医师解答: 由于三年前有過抑郁癥病史,現在再次罹患抑郁癥的可能性很大,雖然沒有檢測診斷,從你所介紹情況看,按照抑郁癥作心理干預,思路是不會錯的。抑郁和焦慮同屬于神經癥的范疇,只是表現形式各有側重。你父親不愿意與人交流、不出門活動,都是明顯的逃避性行為,這是抑郁癥的比較典型的反應。嗜睡也是他逃避行為的一種表現,雖然和一般抑郁癥失眠的表現相反,但嗜睡也同屬于睡眠問題(睡眠障礙)。對于抑郁癥,親人能做的可能只有關心疏導,但對于抑郁癥患者而言,親人的關心他能理解,但是不能解除他的問題,他甚至在內心更加把這個當作包袱,所以會一再否認逃避,因為他知道這樣并不能拯救他。住醫院、懷疑自己有病,對醫院醫生依賴仍然是其逃避行為的表現。抑郁癥患者一般是由于壓力過大或者個人生活中的突發事件引起,但是這種壓力往往并不一定是客觀上的壓力,而是自己的期望、目標與現實差異較大,目標實現受阻,一再受到挫折而又沒有新的行動引起的。你父親最大可能是退休后還想完成的事情沒有完成引起,親人離世也可能是一個原因,但這可能是次要原因,或者說僅僅是一個“替罪羊”式的原因。性格隨和、平易近人的人,屬于內斂性性格,遇事往往放在心里自己承受,這是他患抑郁的性格(人格)因素。現在的住院治療如果不是作心理治療,那么僅僅是他對抗自己當前狀況的一種方式,是其抑郁癥狀的一種表現,而不是治療,因此不可能有效果。嗜睡以及身體上的其他癥狀有可能與身體原因(疾病)有關系,但是經診斷后在沒有特別需要住院或者立即治療的身體疾病情況下,你父親首先需要做的是心理取向的治療(用心理治療或者心理咨詢的方法干預)。 抑郁癥的治療應該視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,一般的原則是,如果癥狀比較輕,以心理咨詢和患者自行調節為主,可以讓患者出去旅游、散心,自己有一定的時間空間整理自己的思緒目標,給患者發揮自愈能力創造條件,使其自我康復(這也是一切心理疾病康復的根本途徑);如果患者比較嚴重,應采用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結合的辦法,但是心理問題解決的主線思路一定是心理治療和干預為主。你父親的情況現在最好是盡快去求助專業的心理咨詢,抑郁不是很嚴重的精神疾病,他這個階段專業心理咨詢的幫助就夠了,不一定要精神科心理治療的層次。你們現在能做的最好是安排(說服、勸說)你父親接受專業心理咨詢,然后你們可以按照心理醫生的建議去做你們能夠提供的幫助。祝你父親早日康復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zdd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